高中二年級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
發布時間:2022-11-20 17:50:18 瀏覽量:
高中二年級心理特點及溝通方式
心理特征
此階段由于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,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,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,是一個容易出現動蕩和茫然的時期。
一旦遇到挫折,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,就會自我懷疑,產生焦慮。
有調查顯示: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,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。
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
偏科現象嚴重
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
年級特點
高二關鍵詞——“分化”,高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級,一方面已經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,另一方面緊張的高三還沒有來臨,所以心里上比較輕松;
同時,高二還要面對多個科目的會考,會分散高考科目的注意力;
另外,很多家長理解上有誤區:高二先輕松一下,要不高三就沒有輕松的時候了。
這種想法非常錯誤,結果就是高二輕松了,到高三也緊張不起來。
以上各種因素綜合起來,造成了嚴重的分化,一些學生到高三再想努力的時候,發現為時已晚!
學習方面
兩極分化日益明顯,導致不同心理狀態。
高一一年下來,學生群體在知識掌握程度方面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,即所謂優生和差生。
對優生來說,他們的積極心理得到一步步發展,如興趣上升為樂趣,好奇轉化為求知欲和探索欲。
他們充滿自信,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,并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。
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(尤其是在考試中)屢遭挫折,對學習的灰心,自卑甚至害怕等心態已漸漸固化,出現興趣轉移,偏科等傾向。
學習成績進一步下跌,自信心進一步被沖擊,造成惡性循環。
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,學習熱情不高,學習目的僅希望在會考中獲得通過,處于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。
歸因心理發生很大變化,學習的主動意識明顯增強。
人總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前進的。學習成敗歸因心理,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學習行為。
當今的學生對于學習成敗的歸因,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,而不是客觀條件。
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,他們更多地寄希望于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、學習情感、學習過程,如學習態度的端正、方法的改進、良好習慣的養成、時間利用率的提高、學習毅力的增強等,而不是客觀條件的改變,如學習環境的改善,老師的教學水平等。
學生抓住了學習活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,更重視個體學習行為的影響,則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改進學習方法,調整行為模式。
這正是當今學生個體主動意識增強的具體體現。
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。
高二,要說離高考很遠嗎?
不是,高三的一畢業就到自己了!
很近?也不是,還有高三的沒畢業呢!
這時很多學生就出一種期待和恐懼的心理現象。
他們具體表現在上課和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和分心、不能集中精力學習、易受干擾、經?;孟雽淼取?/span>
他們感到很緊張,有的學生恨不得現在就高考,不用再這樣擔驚受怕,這種期待容易出現焦慮心理;
但是,他們一想到要真正高考又感到莫名的恐懼,怕自己考不上好的、理想的大學,所以他們的潛意識有時寧愿在幻想中滿足。
從而在上課和學習時容易走神和分心,在他們回過神之后又感到很內疚和后悔當初為什么會這樣,他們恐怕這次走神和分心會影響自己的學習,而同學不這樣,他們在下次考試就會比自己好。
他就想,“如果考不上大學感到自己很沒面子和愧對家里人”,特別是一些自責心較強的學生。
這樣他們顯得過分緊張,又影響下面的學習,就是這樣惡性循環下去,導致各種心理行為的出現。
更加自覺地認識、觀察、解剖自己,但有時陷入理想與現實,肯定與否定的自我矛盾中,產生孤獨與自卑
對集體適應性增強,“戀愛”現象劇增,擇友有較高原則性
“戀愛”現象劇增,但大部分學生“戀愛”動機十分荒謬。
戀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性心理現象,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青少年的營養也提高,這必然會導致身體的發育加快,這種身體的早熟也必然包含性機能的早熟。
另一方面,高二的學生熟悉環境,熟悉老師和同學,又還不用高考;
同時,他們所要承受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越來越多,他們非常需要理解和關心。
然而,由于家庭、學校、教師對學生只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,對學生的心理需要不關注,導致他們只能從外界獲得關愛的感覺。
具體表現為:很多學生想戀愛,但是沒有找對象,或者是單相思;
有的學生不想戀愛,但是卻有很多異性喜歡;也有不少已經墮入愛河的。
他們想戀愛,但是“大人們”不同意他們有這樣的行為,所以很多已經戀愛和準備戀愛的學生感到很大的壓力。
不管是哪種現象,都可以說他們的“日子”都不好過。
這種由于在成長中出現的性機能成熟和性心理覺醒,給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和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障礙。
但是,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卻跟不上性心理的過早出現。
這主要表現在其“戀愛”動機上,其原因有:
1. 就是要尋找一種被愛、被重視、被珍惜的感覺;
2. 受電視、電影、網絡等影響,認為戀愛是為了好玩,不知道要負的責任和義務;
3. 把是否有男(女)朋友作為是不是有“面子”的標準;
4. 顯耀心理; 攀比心理。為了說明我對異性有很大的吸引力,我是優秀的;認為別人有異性朋友我也要有……等等一些我們聽來很謊謬的說法卻都成為了他們早戀的理由。
擇友有較高原則性。
由于自我意識的發展,高二學生在選擇朋友時的盲目性逐漸減少,不再為了需求歸屬感而刻意交朋友。
他們更愿意與那些和自己性格相近,有共同愛好的人建立深層次的友誼,分享心中的秘密,友誼的建立逐漸由泛化向固定化、深層次發展。
高二最重要的事情
均衡發展——高考可錄取依據是總成績,只要沒有嚴重偏科,即便誰各科都成績平平,在高考中也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。
如果在高三沖刺中還能夠部分學科有所突破,就會考得非常理想,所以均衡發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。
提前備考——高考考的是整個高中三年的知識,而不只是高三的知識。
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,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備考,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,高二尤其如此。
強化基礎——高一的很多知識是在以后的學習中必須要用到的基礎知識,所以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,千萬不能等到高三復習的時候再去解決,要盡快補上,使自己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