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畫投射在大學應用預防或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
發布時間:2022-10-30 21:04:12 瀏覽量:
案主信息:21歲,男,大學生。
繪畫投射在大學應用也比較好。每個人都有攻擊性,有的人比較強,有的人比較弱,但是如果攻擊性太強,在特定的環境中就會造成一些突發或者極端事件。
有些學校已經把繪畫投射用于篩查心理問題,積累一些新的檔案,這個案例是我們在某所學校做的一個個案。傳統的心理檔案就是做量表,這個學生做量表是非常健康的,非常正常的,但這個畫顯示出來非常不正常,有比較強的攻擊性,有狼牙棒,而且也有尖刀,就是對外傷害了。
如果我們沒有大數據源,又沒有經驗,就不知道這個人有暴力傾向,因為這個人的畫非常像犯人,就是說他有這種潛質。當然基于犯罪心理的獨立性和犯罪行為的依存性,有心理不一定有行為,但有行為必定有心理,沒有行為不代表沒有心理,就是說這個人現在雖然沒有攻擊,不代表他不存在這種潛質。
這個學生進校以后也比較乖,環境熟悉了以后跟同學相處不太好,相處不太好以后,在宿舍就發生了矛盾,由于他存在潛在的攻擊性,可能在口角以后,很多同學都不再理他,宿舍其他同學就幫另外一個同學對付他。
這個同學覺得人們都欺負他,都對他不公平,都是沖著他的,所以他就跟人打起來了,發生了暴力的沖突,而且把別人打傷了。
當然這個是非常典型的案例,當我們在給輔導員、給學校建議的時候,他們說這個同學非常健康,回過頭來再去回顧我們的評估和建議,他們覺得非常有價值,就說我們早該做一些心理的預防或者干預。
其實講到自殺,我們學校大概在2002年到2004年有好幾個大學生自殺,所以我就做了一個自殺干預的省級課題,用團體做的。
我們用繪畫投射來篩查有自殺潛質或者有自殺想法的人,最后篩查的效果、干預的效果還是蠻好的。都做了集體干預,逐漸就開始停止自殺,自殺這東西很怪的,它會流行、會傳染。
攻擊也是這樣的,如果我們提前發現、提前干預,就能減少極端事件的發生,這個學生也不至于被開除,甚至坐牢,所以這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