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手故事不愛了,就是不愛了
發布時間:2021-8-11 23:29:29 瀏覽量:
分手故事 不愛了,就是不愛了
戀愛時間:六個月
Craig
性別:男
年齡:27
職業:建筑師事務所員工
怡冉
性別:女
年齡:27
職業:平面設計師
■ 他說:
我出生在北京,很小的時候隨父母移居阿姆斯特丹。去年我被公司派到北京做一個為期半年的項目,在北京的第二個月認識了怡冉。那時候我倆都失戀不久,最開始無非是想在對方身上找點安慰。接觸了一個月之后,我發現她身上有許多可貴的優點,比如溫柔細心,通情達理,很照顧別人的情緒,并且廚藝超群,每次到她家吃飯,都能給我驚喜。
慢慢地,我們之間的短信不再是簡單的“你今天有空嗎?要不要來我家?”,而是多了許多甜言蜜語。聊天的內容也不再是“我的前任是極品”,而有了真正的對話交流,比如,各自的青春故事,對事業的規劃,對男女關系的看法,等等。也許是因為幾個月后注定要分離,誰都沒有把“愛”字說出口。
直到臨走前的幾天,我舉辦了一個告別派對,同事和朋友們都來了。派對快結束的時候,我跟怡冉都有點醉了。一個朋友問我們:“你倆是不是在一起了?”怡冉看了看我,沒有回答。我說:“嗯,是在一起。”那位朋友轉身離開后,我湊到她耳邊問:“你不介意吧?”她笑了笑說:“我們明天好好談談吧。”
事實上,當天派對結束后,我們就去了我家。那晚我們并沒有做愛,而是躺在床上聊天。
“我們應該在一起嗎?”我問她。
“你愛我嗎?”她問我。
“愛。”
“我也愛你,那為什么不在一起呢?”
于是我們正式在一起了。我唯一的擔心是異地,怡冉卻對此很有信心。她說,只要感覺對了,距離沒有關系。我告訴她,我會爭取盡快再來北京。她也說一有空就會去荷蘭找我。
回荷蘭后,我們每天都會在網上聊天,互發微信,總有聊不完的話題。
轉眼新年到了,我們相約在泰國普吉島見面。那一禮拜我們過得非常甜蜜,她甚至提到想結婚,我覺得有點太急,希望彼此再了解一下。她表示完全理解。離開泰國的前一天晚上,有點小小的不愉快。那晚我們一起去了一家酒吧。她去洗手間的時候,有個女孩過來跟我說話。她從洗手間出來看到我們,臉色很難看。女孩識趣地走開了。整整一個晚上,她都悶悶不樂,問她怎么了,她卻只是說她很好,就是累了。
直到我們回到酒店,怡冉才終于開口,問我為什么要在她眼皮底下搭訕其他女孩。我解釋說,我沒有搭訕她,是她主動來跟我講話的。想不到怡冉更生氣了,摔門而去。我追上她,問她到底怎么了。她沒說話。我們就這樣肩并肩地在酒店的花園里走著,一圈又一圈。
走了大概有半個小時,她深吸了口氣,問道:“她來找你,你可以拒絕跟她說話呀!”
“不是不想拒絕她,只是……只是不想顯得那么粗魯。我本來就是想應付她幾句,然后脫身。她問我是不是跟朋友一起來的,我說是跟女朋友一起來的?!?/span>
“你當真那樣說的?”
“是呀,我發誓!”
所有的不愉快,在隨后的親熱中煙消云散。那是我第一次見她生氣,我想她是因為在乎我,才會吃醋的。
在機場分別的時候,她塞給我一件小禮物。我拆開一看,是我以前跟她提到的一本書。她在書上勾勾畫畫,還在空白處畫了許多有趣的插圖。上了飛機,我仔細一看,原來書里藏著一封寫給我的情書,這里幾句,那里幾句,既跟書本身的內容有關,也跟我有關。比如,男主角跟女主角,發生了口角。她在批注讀書心得的同時,也會對我說:“親愛的,你記不記得有一次,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,但你處理的方式顯然比這個男人成熟多了,感謝你對我的包容……”言語間充滿了對我的贊美與感激。
回了家,我立刻給她打電話,邀她來阿姆斯特丹。我說,讓我給你訂機票吧。她說盡量爭取過來,不過機票不用我操心。
沒多久,她真的飛到阿姆斯特丹來了。她正好要換工作,便跟下一家公司說,還有一個月才能從目前這家公司離職。事實上她已經離職了,所以空出了一個月的時間。在北京的時候,雖然我對她說過“我愛你”,其實心里并不是太確定,但她到阿姆斯特丹的時候,我已經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她。我帶她見了我的家人和朋友。我認真地跟她說:“要不你搬到阿姆斯特丹來吧?!?/span>
她笑著說:“我又不會荷蘭語,來也只能洗盤子?!?/span>
我說:“你不用工作,我可以養你!”
她說:“讓我考慮考慮。”
她回北京后,有次我跟幾個朋友在外面喝酒。她發微信來說很想我,問我在干嗎。我老實回答了,她說想跟我視頻聊天。我立刻找了個借口,飛奔回家。雖然她嘴上從沒說過不放心我,但我想她應該還是有點擔心的。這點我并不介意,我根本沒有要欺騙她的打算,時間自會證明我對她的忠誠。那天我們在網上聊了很多實際的東西,并再次聊到結婚的話題,這次我覺得自己已經完全做好當丈夫的準備了。
但沒過幾天,她的態度卻莫名其妙地冷淡起來,網上很少在線,電話也常常不接。好不容易打通了,我問她為什么不接電話,她要么說在開會,要么說沒聽見。我終于忍不住問她:“為什么對我這么冷淡?是不是不愛我,或者愛上別人了?”
她卻說:“你想多了。入職新東家,工作繁多,又不敢怠慢,壓力很大……”
聽她那么一說,我反倒內疚起來,覺得也許真的是自己想多了。
我終于又爭取到一次去北京出差的機會。我給她發了一封很甜蜜的郵件,并將具體的航班信息粘貼在附件里,她的回郵也很甜蜜。我走下飛機時,發微信跟她說我到了。她回了我一個笑臉。當時我有種感覺,她已經站在接機口等我了,只要一看到她,之前的一切不安和懷疑都會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但她卻沒有出現在機場,那天她甚至沒有給我打電話。
晚上,我沮喪地向一個朋友訴苦。他說:“有些女人就這樣,你不怎么在乎她的時候,她非要粘著你;你一旦待她如女王,她還真以為自己是女王了?,F在你得瀟灑一點,憋著別給她打電話,等她先來找你。”
憋了四天,她都沒聯系我。到了第五天,我實在忍不住,打電話約她到××餐廳吃晚飯。臨到要見面時,她發條短信給我:臨時有事,能不能改到明天?對不起。
那一刻,我知道我們徹底結束了。往日的柔情猶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暖風,風過之后,剩下的只有凄涼潮濕的空氣。孤獨之后仍舊是孤獨。在黎明似乎要到來之際,黑暗又再次降臨。
只是我搞不懂我們是怎么結束的,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很久。她如果不愛我,為什么說要跟我結婚?為什么要送我那么特別的禮物?她如果愛我,為什么會這樣對我?甚至有朋友分析說,她想通過我移民,可能是遇到更好的利用對象,就放棄我了。但我覺得這太扯了。不過也許從一開始,我們的關系對她來說就只是個游戲,現在她玩膩了,所以退出?
■ 她說:
一開始我就很喜歡Craig。他長得挺帥,懂的東西也很多,讓我有種碰到了人生導師的感覺。這正是我需要的——一個能讓我崇拜和學習的男人。在一起之前,我們已經上了好幾次床。朋友都跟我說,愛上炮友是很蠢的。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,從不提愛這個字。有時候覺得他也是愛我的,有時候又覺得那是自己自作多情,不敢抱太大希望。出乎意料的是,他竟然在自己的告別派對上,當眾承認我們是一對兒,那天晚上我覺得自己快幸福死了。
接下來是泰國之旅,我們一起做的浪漫事情我就不細說了,無非是沙灘漫步、燭光晚餐這類,說起來很俗氣,但身處其中時,感覺卻猶如在天堂。曾經在某本雜志上看到過一句話——我們最終選擇的,總是那個讓我們笑得最開心的那位。在泰國那一周,我感覺自己歡笑的時刻,比之前的二十幾年加起來還多。那時候我認定了這就是我的Mr.Right,想嫁給他這樣幸福地過一輩子。
然后我滿懷希望地去了他生活的城市——阿姆斯特丹。之前無論是北京,還是普吉島,他其實都是在某種“度假”狀態,而非“生活”狀態,展現的也都是自己最有魅力的一面。這也不能怪他,是我自己把他“理想化了”。我最欣賞那種有才華、有學識、有魄力的男人。到阿姆斯特丹之前,我覺得他就是那樣的男人。進入他的真實生活后,我才發現他不是那樣的,比如出門忘了帶鑰匙,需要去朋友家拿備用的,這樣的小事都能影響他一天的心情;還有他發表的很多讓我佩服的睿智觀點和人生感概,其實只是在重復他父親的話而已,這是我見過他家人之后才發現的。這些都不是什么大問題,也不是說他不好,就是深入了解后,才發現實際的他,跟我心目中的那個他,不太一樣。人們總說,愛情會蒙蔽雙眼,讓你看不清對方。當我看清以后,愛情就不在了。我不知道如何是好,便發微信把狀況告訴了在北京的閨蜜A。閨蜜A說:“世上哪里有完美無缺的男人呀!過了新鮮期的愛情都這樣,別糾結什么愛不愛的。他對你那么好,而且性格、收入和家庭背景都不錯。你還發啥神經呀?這樣的男人你都不要,是想孤老終身嗎?”
我不甘心,又發微信給閨蜜B,她的言論跟閨蜜A的如出一轍。我感覺她們說得也很有道理,于是努力說服自己還愛他,并繼續扮演一個合格的女朋友。直到那天他說讓我搬去阿姆斯特丹,還說要養我,而我居然沒有任何幸福與激動的感覺,于是我確定,確實不愛他了。
我本打算回北京后,給他發封郵件說分手,但寫著寫著,正好他也上線,他跟我打招呼(我們用的郵箱,是可以在線聊天的那種),說了很多甜蜜的話,我又把那封郵件刪掉了。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幾個閨蜜,本來是想讓她們幫我建立一點提分手的勇氣,想不到又被她們集體批判了一頓,不停地給我灌輸什么“嫁人就得嫁愛你的,而不是你愛的男人”。
其中一個閨蜜,更是道出了我的軟肋。在他之前,我談了兩次戀愛,都是以被分手告終。她說:“你不是最痛恨那兩個甩你的人嗎?你不是說甩掉自己對象的人都是渾蛋嗎?既然最后選擇離開,當初為什么同意在一起?現在你自己跟那倆渾蛋前男友,有本質上的區別嗎?”
是呀,我不能成為自己最痛恨的那種人。我下定決心不再多想,繼續跟他在一起。甚至又跟他提到結婚,就是想把自己逼到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上??稍绞菦Q定不再多想,想得越多,我越來越覺得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,那樣過一輩子,實在太可怕了。就算當個渾蛋,就算成為自己最痛恨的那種人,也比嫁給自己不愛的男人強。再說,讓他娶個不愛他的女人,這事兒對他也不公平。
最后我想說,他并沒有做錯任何事,錯都在我。我把他想象成了一個100分的人,當發現他只有90分時,難免會有心理落差。實際上90分已經很不錯了,要是一開始我覺得他只有80分,那也許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。我們結束的原因其實很簡單,我對他沒感覺了。只是那時說不出口,就想著慢慢冷淡,讓他自己明白。我覺得最對不起他的地方,是沒早點說出真相。以我的個人經驗,被所愛的人一個“No”直接Pass掉,并不是最痛苦的。最痛苦的是,你分不清對方心里是Yes還是No,對一個人的絕望中還抱有一絲希望,這其實比徹底絕望更折磨人。除了對不起,還想說句謝謝,首先想謝謝他陪我度過的那些美好時光,其次要謝謝他讓我擺脫了自身曾被拋棄的怨氣。那兩個離開我的人,他們也一定有他們的理由,只是我不知道,或者不愿意知道而已。